这座老楼在宁波路石潭弄的最南端,外形很独特,远远望去老楼的一端薄如纸翼,因此得名“纸片楼”。不过,事实上“纸片”的形状是一种视线错觉,整幢楼其实是带有三角的多边形建筑。两边窄,中间宽,只要绕过立面后面,就会发现其中奥妙,薄如纸片的立面只是假象,整幢楼其实随着石潭弄的延伸,逐渐变得越来越宽。
据专家介绍,做成“薄片”是为了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充分利用空间,“薄片”只是建筑的小局部。类似的老楼在上海并不罕见,譬如南昌路、淮海路、武康路一带都有,过去在造楼时往往会将地界利用到最大限度,贴着马路边建楼。现在几乎没有人会这样设计楼房了。所以这是一栋带着时间“刻度”的老楼,这也是网友对“纸片楼”这么好奇的原因。
开放时间
全天
驴友问答
不知道怎么玩?问问旅行达人吧~
纸片楼好玩吗?
位于黄浦区的宁波路石潭弄,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最薄处20cm,英国《每日邮报》称其为世界上最扁最薄的楼。从正面看,主体是一座4层的红色楼房,楼里住着40多户人家,实际上是一幢多边形建筑,一侧30°锥形延伸至最薄20cm。年代感的建筑,留下夜上海的记忆。
纸片楼在上海宁波路石潭弄的最南端,第一张是大楼的正面,看起来和普通的居民楼并无差别。但是换个角度,从侧面看,奇观来了!是不是薄如纸片?然而事实上“纸片”的形状是一种视线错觉,整幢楼其实是带有三角的多边形建筑。这里是网红打卡地,目前也即将拆迁了~~~